【副中心科技工作人员专访】张忠恕:从工人到董事长50年来只做一件事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3-11-11 项目视频

  原标题:【副中心科技工作人员专访】张忠恕:从工人到董事长,50年来只做一件事,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心怀热爱不负期待,有人发现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十多年研发接力推动通信设施实现国产替代,推动实验室课题向市场化落地;有人走出学校参与信息研发技术,一次又一次将守护工业互联网安全,助力“中国智造”;有人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自主研发国内工业机器人,以科技赋能工业,从研发型学者向经营管理型企业家进阶……

  道虽远,行则将至,副中心的科技工作人员们,在时代巨变中闯出一条创新争先的大道,以他们为代表的科技工作人员身上,映射出自立自强的青年新风貌,2023年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到来之际,【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联合【通州区科学技术协会】,推出【副中心科技工作人员专访】,致敬副中心勇于创新的科技工作者。

  从一线工人到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董事长,50年来,张忠恕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努力将石英热加工做大做强,解决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石英零部件的卡脖子问题。“我最大的愿望就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早日实现石英零部件的国产化。”73岁高龄的张忠恕笃定地说道。因为源于热爱,他对石英加工有一种不解的情怀,50年如一日,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石英加工事业。

  当天下午在去张忠恕办公室的路上,一位引路的员工就说道:“董事长很敬业,73岁了还在工作,平时和大家相处也非常随和。”

  敬业与随和,是张忠恕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而这点其实在张忠恕的名字上就已得到体现。

  “我的名字是母亲起的,来源于孔子的仁爱思想。”1950年出生的张忠恕,很感激母亲给起的名字,“蕴含了母亲对我的一种期盼。”

  “忠恕”一词见于《论语·里仁》。其上记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说“孔子的学说可以用忠和恕贯通起来。”从古到今,很多学者都对忠恕作过阐释,其核心就是仁爱,朱熹认为尽心为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我理解的‘忠’就是做人要忠诚、做事要尽心竭力地奉献,‘恕’就是对人要随和宽容。”说起自己名字的含义,张忠恕非常郑重。

  50年专注于石英加工行业,只愿早日实现石英零部件的国产化,这是一位73岁仍在奋斗的企业家的忠诚奉献。在公司员工的眼中,张忠恕还是一个和蔼友善的领导。

  “张董就是个工作狂,他比年轻人精力还旺盛。”姜女士说道,“他还非常关心年轻人,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工人工作。”

  年逾古稀仍兢兢业业,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受益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张忠恕形成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张忠恕是北京西城人,作为一名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1968年,18岁的他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离开北京,来到山西运城插队。

  1972年,位于运城夏县的石英制品厂要招200名知青。张忠恕便抓住这次机会从临猗县来到了夏县,进入了全国最大的石英厂——山西石英制品厂,从事石英热加工工作。

  石英热加工必须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张忠恕在忍受炙烤的同时,还要全神贯注地加工石英。

  “就想着一定要学门技术,将来能凭着它生存下去。”张忠恕回忆道,“这也算弥补没有上过大学的损失吧。”

  不怕吃苦,不怕高温,特别努力地学习,张忠恕觉得这是他们那批知青最真实的写照,“工资低,但我们心甘情愿。”

  没有机会,就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凭着刻苦钻研的干劲,二十多岁的张忠恕很快在技术上就拔了尖,从一位普通工人,做到了班长、工段长。

  从1981年开始,山西石英制品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里领导希望从知青中提拔新人,“我们文化渊源、基本素养比较好,领导也是看看我们这类人有没有处理方法。”张忠恕道。彼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

  1983年初,张忠恕就被暂时任命为车间主任,但却为他制定了一个“苛刻”的目标——要在一年时间内,扭亏为盈。

  “有机会把自己的能力体现出来了。”当时的张忠恕已经是个10年的老工人了,接到这个任务他没有退缩,反而有一股雄心在酝酿。

  市场经济下,想着上头分配任务根本不可行。张忠恕深知这一点,有了更多权利的他,开始组建采购、产供销等一套班子,积极开拓业务,而他自己的技术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1983年底,张忠恕正式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他实现了一年内扭亏为盈的目标。“领导们都没想到我真的能完成。”张忠恕笑着说道。

  趁此机会,张忠恕再次申请入党,这次很顺利,不久后,他就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员。

  1987年,有着十几年石英加工经验的张忠恕很顺利的找到了北京的接收单位,拿到了回京的调令,“早就想回去,但以前哪有机会。”

  1987年7月,离京19年的张忠恕回到了家乡,在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做一名石英玻璃维修工。

  1992年,器件五厂也面临着亏损的局面,“上头就让我们三产自谋生路。”张忠恕说道。

  这一年,张忠恕负责组建石英加工部,但20多个人,只有张忠恕一人是专业的石英工人,他不得不对外招募了几个石英工人。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机,包括他在内的四个石英工人,还有别的的塑料、金属行业的工人,石英加工部就这样组建成了。

  揽活、洽谈、设计、组织生产、送货,每个环节张忠恕都亲力亲为,石英加工部的生意也慢慢变得好,除了每年上交给器件五厂10万元外,他们每人还能分到很高的奖金。“当时主要做紫外线消毒器,我们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张忠恕自豪地说道。

  张忠恕和记者说,他特别感激那些年在山西石英制品厂的经历,不仅提高了他的石英加工技术,还增强了他的市场管理和营业销售能力,也为之后管理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张忠恕参加了器件五厂与美国加州半导体材料公司的洽谈,并赴美国考察、学习。这次经历让张忠恕认识到半导体芯片行业国内外的巨大差距,而石英制品作为直接承载芯片的容器,是芯片生产中不可代替的关键材料,他下定决心要开拓国内的石英加工基业。

  1997年1月,中美合资北京凯德石英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公司”)成立,张忠恕任总经理。

  2011年7月,凯德公司进行股权转让,北京半导体器件五厂退出凯德公司,张忠恕正式成为公司的董事长。2015年,公司更名为“北京凯德石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石英”),完成新三板挂牌,开始步入长期资金市场。2022年3月,凯德石英顺利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了城市副中心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

  在此期间,凯德还被美国GE公司看重。2000年,由GE公司出资选派凯德公司包括张忠恕在内的8人到德国汉堡工厂学习。“在那里,我学到了石英加工的两个关键技术——全融焊接与模具定位,这在国内都没听说过。”

  2003年12月,张忠恕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核,被评为高级石英技师。

  在科技创新方面,张忠恕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与日本东电电子(TEL)、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知名的半导体设备及芯片制造企业合作,培养了技术娴熟的研发创新团队,取得了技术创新上的巨大进步。截止目前,凯德石英共取得了4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3项。这些技术全部由凯德石英自主研发。

  2020年1月,凯德石英为中芯国际试制的12英寸石英晶舟样品,成功通过测试。由此,凯德石英成为了国内第一家通过中芯国际12英寸石英零部件认证的集成电路工艺用石英部件生产企业,解决了中芯国际石英零部件国产替代的核心问题,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们将去年上市募集资金净额2.7亿元,全部用于凯芯子公司高端石英制品产业化项目,为了就是打破高端12英寸芯片的石英配件只能由外资企业供应的困局。”张忠恕语重心长的说道。

  国内大多数石英产品目前只供中低端芯片使用,而高端的12英寸的石英配件,其试品才通过认证,目前尚不能形成批量供应。“我们正在认证的主要部分产品今年下半年预计可以通过。12英寸产品今年主要完成试制品和小批量订单,预计它的销售规模处于逐年提升的状态。”

  从一名只想学门技术生存下去的工人,到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张忠恕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明显的变化,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让我国的芯片制造企业都能用上中国自己的石英材料,使我国的石英加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使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世界的前端,不再受制于人。

  张忠恕和记者说,公司未来的第一个五年是希望凯芯子公司高端石英制品按照预期实现量产,第二个五年是希望能够通过日本东电的认证,将国产石英制品推向国际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张忠恕始终牵挂着我国的石英加工技术,“若能的话,我希望可以一直工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