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无人智驾企业曾拒格力集团收购

  珠海市高新区科技一路的一家公司园区内,一辆空无一人的汽车,跟随工作人员往后移动的方向行驶近百米,最后工作人员把一块广告牌竖在地上,汽车很快停下来,相隔仅约1米……这是珠海骏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刹车安全及智能巡航系统在控制,使得这辆没有司机在车上操控的汽车,也能实现安全行驶和自动泊车。

  业内人士介绍,骏驰科技的这套系统属于主动防撞,是无人驾驶的其中一个基础智能功能。未来将随国家对智能驾驶的法律和法规的完善,迎来巨大的市场。今年初,格力集团曾对骏驰科技估价2 .5亿元,希望收购骏驰科技,但企业主罗广夫妇在思考之后,则选择了与格力达成战略合作。

  在进入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之前,罗广和太太已有两次艰苦的创业,并小有成绩。一个是雕刻机,一个是LED太阳能路灯。然而,罗广认为两个行业都已确定进入激烈的竞争,难有出头之日。

  在2008年的一个雨后傍晚,罗广驾车通过珠海板樟山隧道时,由于路滑且光线昏暗,他追尾别人的车辆。虽然没有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他起了心思。他想,随着社会上车辆保有量的高速稳定增长,智能驾驶方面的后装市场肯定具有更大的空间。作为一个有近20年驾龄的老司机,罗广看见马路上的遇到交通事故的伤者流血,自己还会脚软。他内心这一点隐秘的心理,更是坚定了他要开发智能驾驶软件的决心。

  尽管在无刷雕刻机方面的技术已在国内处于领先,但转行到智能驾驶方面,却并非易事。罗广说,智能驾驶软件要与每一个品牌的车兼容,就必须科学汇总到各个品牌与刹车相关的数据。保时捷、宝马、奥迪、奔驰……每一个品牌的车辆,以及不同车型,包括安全距离、车速、油门控制等有关数据。“4年时间里不断在采集车辆数据”。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罗广和技术成员也分析出了不一样的品牌轿车的刹车效果,比如说,“最好的就是保时捷,百米时速下,刹停车距离仅需31米,其他都要50米以上,面包车要60多米。”不仅如此,不同车型的智能刹车软件也需要经过电脑调试,“轿车的刹车软件安装到面包车上,那不兼容”。

  2013年,在企业成立的第二年,骏驰科技推出了“骏凯”的第一代产品。虽然这套设备能使得时速在150公里的高速行驶的车辆停下来,但设备无法匀减速,而是急刹,对于司机乘客而言绝对没舒适度可言。不得已,罗广等人又开始了舒适度的调整。

  最初,每次试车罗广都必须在场,否则不放心不踏实。罗广和技术团队一起,每天进行300多公里的路试,在高速、低速不同车速下对产品做测试。有时,模拟的在实验室做得好好的,但一上路就出现问题了,罗广和研发人员都要一个一个问题解决。

  陈显扬现在珠海骏驰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副总经理,他自研发之初就和罗广一起。他告诉记者,2013年的一个冬日,他和罗广驾车在京珠高速上测试。由于制动刹车板回不了位,车子无法加油,提供不了动力,车子“瘫”在高速路上了。陈显扬说,当时天黑了又遇大雨,距离服务区还有几十公里。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打开了车子的双闪灯,冒雨把设备拆卸之后,才勉强开到服务区。

  伴随着技术研发的缓慢进展,骏驰科技的研发团队不断消耗着罗广和太太在前两个创业公司挣的数百万元利润。罗广说,整个研发团队30多号人,有的高级研发人员月薪达到两三万元,整个团队每个月光工资都需要20多万元。

  为了准时给研发团队发工资,罗广和太太商量着各种办法。然而,这对内敛的夫妻,实在不好意思向朋友开口借钱。

  2013年,罗广和太太在斗门全款购买了两套住房,总计280多㎡。为了筹钱,他们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拿到180万元贷款。一辆70多万元购买的奔驰跑车,也以36万余元的低价抵押给了银行。靠着这些贷款,骏驰科技艰难续命。

  最穷的时候,罗广夫妇已经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罗太太想到了向娘家人求援,每次借十几万,才缓解了当时的窘迫。罗广称,截至目前,为研发智能驾驶技术,骏驰科技已投入了2000多万元,几乎掏空了他们的全副身家。

  在经过4年的测试之后,骏驰科技研发的“骏凯”系列新产品于2016年登陆市场。据罗广介绍,新的产品可以初步实现在没有司机在车上操控的情况下也能低速安全行驶,遇到障碍物时则可以实现自动停车。

  罗广称,安装有该系统的车辆,在路上行驶时可监测到在当前车速下,该车辆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当达到一定的警戒距离时,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启动匀减速,最终在距离前方车辆至少1米的距离内停下来。如果前方车辆行驶到安全距离之外,车辆又会自动向前行驶。

  此外,如果在非安全距离要强行变道,“骏凯”系统会强制车辆无法变道,保障前后车辆在安全距离内才能完成变道。

  产品上市后,很快获得市场的关注。骏驰科技面向全国招了40多个市一级的代理商,收到一定的货款,长期以来饱受资金匮缺困扰的难题得到了缓解。

  与此同时,国内多个投资公司向骏驰科技抛来了绣球,希望能入股骏驰科技。罗广说,骏驰科技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他希望骏驰科技能坚持做实业,不希望被投资公司投资后失去了原本的方向。因此,罗广并未选择与投资公司合作,而是选择了几个自然人的投资,而且估值也并未采取证券公司的估值1.5亿元,而是按照估价1亿,出让了15%的股权,融得1500万元。

  据南都记者了解,“骏凯”品牌汽车智能刹车安全及智能巡航系统,自面世以来,已经完成30多万公里的不同路测。先后获得国家公安部、商务部等部门颁发的认证证书。

  今年年初,“骏凯”系列产品成功通过了美国国际标准管理局审查注册,认定骏驰科技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不含汽车发动机的生产),并获得中国人民保险最高100万元的产品质量险保额。这意味着,“骏凯”系列产品已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骏驰科技的发展,吸引了关注。今年2月,格力集团在完成领导调整之后,主动派出团队与罗广沟通。曾负责此事的格力集团产业发展方向战略发展负责人张明新表示,骏驰科技属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能力强,与格力集团的发展战略匹配度非常高,发展潜力非常可观。基于此,格力集团方面给出方案,对骏驰科技估价2.5亿元,希望收购骏驰科技50%以上的股权,或者整体收购骏驰科技,以后打造成上市公司。

  能被大企业收购,对于很多创业型公司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机遇。不过,罗广夫妇思考之后,并未选择被收购方案,而是与格力新技术达成战略合作,用格力的配置管控来管理骏驰。此外,银隆新能源已经采购了数套“骏凯”系统来测试,未来银隆新能源生产的汽车有望采用“骏凯”产品。

  与此同时,骏凯系列新产品在全国引起了关注,有代理商主动找上门来合作。今年4月,粤东地区成立珠海骏驰科技有限公司粤东地区驻梅州办事处,其负责人杨小华谈到,同行的同类型产品,时速在20-80公里之间可以主动防撞,骏凯系列新产品更安全,时速4-120公里均适用。

  罗广说,骏驰科技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在1亿元,计划明年达到6亿元,2019年目标为10亿元。预计2018年骏驰科技登陆新三板之后,估值可以达到8亿-10亿元。

  骏驰科技未来的潜力如何?中兴智能汽车品牌部黄家晏表示,这个要看其商业定位。“从技术来看,中国有很多类似骏驰科技这样的新兴科技企业在追逐市场前沿技术创新。他认为,如果骏驰科技能和制定行业标准的组织机构、大企业深入合作,未来的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其中明确提到,鼓励推广“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安装防碰撞系统。

  2016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完善长途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和船舶生产制造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强制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防碰撞和整车整船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对已运行的要加快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相继出台的政策,实际上认可了主动防撞的智能驾驶技术与系统,对于骏驰科技来说,可谓最大的“风口”。

  据悉,6月12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传出消息,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在制造强国领导小组下建立部际协调机制,下一步将重点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标准法规、突破关键技术、升级基础设施、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信息安全等几方面开展工作。

  9月20日,百度宣布升级Apollo智能汽车开放平台,分三年投入100亿元,完成超过100家项目的投资,建设Apollo系统的生态圈。

  9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升级操作系统战略,发布全新的AliOS品牌,并提出“携手斑马网络和更多汽车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一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